amtoaer

晓风残月

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github
x
telegram
steam
nintendo switch
email

為typora集成sm.ms圖床,縱享絲滑體驗

起因是安利一位同學使用typoramarkdown,他那裡上官網比較慢,所以我去幫他下載,閒來無聊順便逛了逛。逛完才發現,原來typora有那麼多自定義選項!(沒錯我這一年多一直用的默認設置 XD)

以此為契機,我第一次打開了它的偏好設置,查看了各類選項, 發現裡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功能:插入圖片自動上傳,覺得挺方便的,於是準備配置一波...

注意:筆者使用的是linuxwindows請酌情參考(安裝方法和配置文件路徑會略有差異)

安裝#

typora中可選的上傳配置有PicgoPicgo-corecustom commandnone,本人很久前用過Picgo,但其使用electron構建的 UI 在linux上體驗屬實很差,所以此處我選用了命令行版的Picgo-core

首先進行安裝:

npm install picgo -g
# or
yarn global add picgo

插件配置#

注意:windows用戶請確保將picgo添加到環境變量,否則需要把下文中的所有picgo替換為path+picgo(例:C:\picgo\picgo.exe

Picgo本身支持多種圖床上傳,我選用的是方便免費的SM.MS,於項目主頁我們了解到:

PicGo 本體支持如下圖床:

  • SM.MS v1.5.1 由於官方不再支持 V1 版本,暫時請使用smms-user插件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額外安裝插件才可以正常使用SM.MS圖床進行上傳,於是打開terminal,執行:

picgo install smms-user

安裝成功後,我們仍然需要對其進行配置。執行以下命令:

picgo config plugin smms-user
? Auth 

你需要在此處輸入你的TOKEN,首先到SM.MS網站註冊一個賬戶,接著訪問該鏈接獲取TOKEN並輸入,你應該會收到以下提示信息:

[PicGo SUCCESS]: Configure config successfully!

接下來是最後一步,你需要把你使用的uploader修改為smms-user,在命令行中執行:

picgo config uploader
? Choose a(n) uploader (Use arrow keys)
 smms-user 
  smms 
  tcyun 
  github 
  qiniu 
  imgur 
  aliyun 
(Move up and down to reveal more choices)

移動箭頭並選中smms-user,點擊回車,此時你位於~/.picgo/config.json的配置文件內容應該形如:

{
  "picBed": {
    "current": "smms-user",
    "uploader": "smms-user",
    "transformer": "path",
    "smms-user": {
      "Authorization": "your token"
    }
  },
  "picgoPlugins": {
    "picgo-plugin-smms-user": true
  },
  "picgo-plugin-smms-user": {
    "Authorization": "your token"
  }
}

圖片上傳服務配置成功完成!

typora 集成#

配置完上傳服務,接下來在typora對接一下即可。

打開typora偏好設置,在上傳服務設定欄選custom command(這裡解釋一下,選擇Picgo-core只能使用其規定的路徑,我們自己指定路徑還是需要用custom command),然後在下面的文本框輸入:

picgo upload

對接完成!接下來可以嘗試點擊旁邊的 “驗證圖片上傳選項” 按鈕,測試上傳是否成功了。

小提示#

目前僅支持把文件拖動到typora中完成上傳,如果直接從剪貼板粘貼,typora會自動將該圖片放到~/upload文件夾下但不會自動上傳,需要自己手動點擊 “上傳圖片”。這是typora本身的 bug:

This should be a bug, there's no need to create the "upload" folder.

詳見#3331.

參考#

  1. Picgo
  2. Picgo-core
  3. picgo-plugin-smms-user
  4. Picgo-core document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